选择收藏夹
创建文件夹

牛蒡子[ niubangzi ]

别名:牛子、大力子、炒牛蒡子、恶实、鼠见愁、老母猪耳朵、鼠粘子、恶实、黑风子、毛锥子
性味:味辛苦,性寒。
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

功效与作用

疏散风热,宣肺透疹,解毒利咽。用于风热感冒,咳嗽痰多,麻疹,风疹,咽喉肿痛,痄腮,丹毒,痈肿疮毒。

用法用量:6~12g。
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
 

疏散风热,宣肺透疹,消肿解毒。

1.疏散风热(风热表证,温病卫分证) 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,发热、咽喉肿痛等症,常与薄荷、金银花等同用,如银翘散;用治风热咳嗽、痰多不畅者,常与桑叶、桔梗等同用。本品发散力不及薄荷大。

2.透疹止痒(麻疹不透,皮肤瘙痒) 用治热毒内盛而致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,常与薄荷、蝉蜕等同用。也用治皮肤瘙痒症。

3.利咽散结(咽喉肿痛) 用治风热或热毒所致咽喉肿痛症,常配薄荷、桔梗等同用。其清利咽喉的功用并不很强。

4.清热解毒(热毒疮疡,痄腮) 用治头面部热毒病症,如疮疡肿痛、痄腮等,常配伍连翘、板蓝根等同用,如普济消毒饮。

5.润肠通便(肠燥便秘) 用治火毒内结所致大便不通,可与清热、泻下通便药同用。因其富含油脂,能濡润大肠,通导大便。

 

牛蒡子图片

炒牛蒡子图片

主治

主治风热感冒、咳嗽痰多、麻疹、风疹、荨麻疹,咽喉肿痛、咽喉肿痛、斑疹不透、瘙痒、疮疡肿毒、腮腺炎等症。

用于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、发热、咳嗽及麻疹透发不畅、风疹瘙痒、热毒疮肿、痄腮、目赤肿痛、便秘等症。流行性感冒、急性咽喉炎、麻疹、荨麻疹、偏头痛、面部瘫痪、鼾症等可辨证用之。

成分及药理研究

现代药理研究,牛蒡子水浸液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抑菌作用,提取物可抗艾滋病病毒活性;牛蒡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,其所含有牛蒡苷除了有麻醉作用外,还有很轻度的利尿、泻下作用。

1.牛蒡子有抗菌、抗病毒作用。 2.牛蒡子有抗肾病变作用。
3.牛蒡子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。 4.牛蒡子有抗肿瘤作用。 5.牛蒡子有降血糖作用。 6.牛蒡子有降眼压作用,本品煎剂2.5g/kg剂量给家兔灌胃,可使正常家兔眼压轻微下降,但不能阻止水负荷所致的兔眼压升高。

禁忌

气虚泄泻者不宜使用。

痈阻已溃疡者亦忌用。

 

①服用后偶见胸闷气急,喉头有阻塞感,头痛、呕吐、皮肤丘疹、瘙痒难忍等过敏反应。

②脾胃虚弱、大便溏泻者忌用。风寒表证不宜用。孕妇慎用。

食用方法

日常用量:5~10g,可用水煎服;或入散剂。也可外用:煎水含漱。

选方

1.扁平疣  

牛蒡子适量,略炒后研末,每服3g,服时可酌加少量白糖,每日2次。共治疗20余例患者,皆收到了满意疗效。

2.周围性面神经麻痹 

牛蒡子30~40g,白芷6~10g。上药用量由小逐渐加大。先煎牛蒡子,煮沸后1小时加入白芷,同煎3次,每次煎30分钟左右,每剂煎药液至少600ml。每次200ml,每日3次温服。不用其他中西医疗法。共治疗20例患者,经治患者全部获愈,平均每例服药25剂。

3.鼾症  

牛蒡子10g,苎麻根155g,生甘草6g。水煎2次,药汁合并滤过,浓缩至50ml,加60%酒精沉淀,滤取上清液,回收酒精,浓缩成30ml。每次取10~15ml,晚上睡前30分钟含漱,头部后仰,让药液达咽部,待3~5分钟后咽下,14日为1个疗程。共治疗254例患者,以鼾声基本消失视为临床痊愈。结果痊愈207例,好转36例,无效11例。

4.小儿慢性鼻窦炎  

牛蒡子适量,粉碎,过80目药筛,分装成小袋,每袋3g。3~6岁,1/2~2/3袋;7~13岁,2/3~1袋,每日2~3次。温开水加糖冲服或用糖拌,5日为1个疗程,1个疗程未愈可连用2~3个疗程。共治疗48例患者,以鼻塞完全消失,嗅觉恢复正常,完全无浓涕视为痊愈。经1个疗程治疗后,痊愈10例,显效13例。1个疗程未愈者,经2~3个疗程治疗后,多获痊愈或显效,只有2例仍感觉有少许黏稠鼻涕未排尽。在治疗过程中,有5例患儿出现轻度腹痛,大便变稀,适当减量后,症状消失。

5.习惯性便秘  

李贯彻共治疗80例患者,治疗组40例,以生牛蒡子(捣碎)15g,开水500ml冲泡20分钟后,代茶饮服。对照组40例,冲服便必通1袋。均以10日为1个疗程,每日3次,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。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,显效10例,好转4例,大便由治疗前平均4.6日1次降为1.9日1次;对照组治愈19 例,显效9例,好转7例,大便自治疗前平均4.5日1次降为1.92日1次。治疗后3个月随访,治疗组复发4例,对照组8例。

6.高脂血症  

缪灿铭分两组共治疗139例患者,治疗组88例患者,取脑脂平(含牛蒡子10g,大黄、水蛭各6g)10ml;对照组51例,取丹田降脂丸16~20粒;均每日3次口服,1个月为1个疗程。

7.疖肿  

鲜牛蒡子叶150g,芒硝50g。鲜牛蒡子叶洗净,捣烂,芒硝研极细末,两药混合,调匀成糊状。洗净擦干患处,将药糊敷于疮面0.5cm厚,纱布固定,每日换药2~3次。刘华等共治疗40例患者,痊愈32例,好转6例,无效2例。治愈天数最短2天,最长4天。

8.鼻炎、鼻窦炎

(1)牛蒡子20g,水煎频服,每日1剂。

(2)牛蒡子20g,黄连10g,加水300ml,煎取100ml,滴鼻5~10滴,余液1次口服,每日1剂。牛效清共治疗32例患者,获满意疗效。牛效清认为,在治疗鼻疾之医方中,非辛夷,即苍耳也。但在辨证处方中加用或单方运用牛蒡子,无论口服或水煎滴鼻,对鼻腔黏膜充血肿胀,都有良好的疗效。此疗效可能与其具有解毒散肿之功有关。

9.顽固性头痛  

何炳刚所治病例,均获满意疗效。

(1)牛蒡子30g,煎汁,分4~6次代茶水饮用。

(2)牛蒡子适量,以白酒浸泡1周后,贴敷于耳穴神门、交感、皮质下等穴,用橡皮膏固定,每日按压3~4次,每次3~5分钟。

10.治痰厥头痛

旋覆花、牛蒡子各30克(微炒)。将旋覆花和牛蒡子研成细末,不拘时侯,每次3克,白汤送服。

11.治风疹不透

牛蒡子(研细)15克,柽柳适量。水煎,去渣,温服。

 

方一:治疗咽喉肿痛

牛蒡子10g,板蓝根15g,桔梗6g,薄荷、甘草各3g,水煎服。

方二:治疗感冒

牛蒡子研细粉,每次5g,每日服3~4g,开水送服。

方三:治疗热毒疱疹

牛蒡子、野菊花各9g,犁头草20g,金银花6g,水煎服。

方四:治疗流行性腮腺炎

牛蒡子、荆芥各10g,蒲公英、连翘各12g,薄荷、甘草各3g。水煎服。

方五:用于麻疹出疹不透

牛蒡子6g,芫荽5g,蝉蜕2g,金银花5g。水煎分2次服。

方六:治疗风热咳嗽

牛蒡子12g,桑叶15g,连钱草15g。水煎服。

方七:治疗偏头痛,伴眼睛痛

牛蒡子、菊花、苍耳子各9g,水煎服。

方八:治疗急性咽炎

鲜牛蒡子根100g,水煎,分3次服。

方九:治疗扁平疣

炒牛蒡子200g。研末(去皮),每日3次,每次3~5g。

方十:治疗脑卒中

牛蒡子根50g,粳米100g。同煮粥,分2次服食,每日1剂。

药用部位

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。

 
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
二年生草本,高1?1.5米。主根肥大肉质。根生叶丛生,阔心脏卵形,长40?50厘米;茎上部的叶逐步变小,叶片表面有纵沟,反面密生灰白色短绒毛,边缘稍带波状或齿牙状。头状花紫色,生枝梢,苞片披针形或线形,先端延长而成钩状针一刺,多列,向四方开散,成为钩刺的圆球。瘦果长圆形,稍弯曲,略呈三棱形,灰褐色。果实入药,秋季采收,晒干。
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一般为栽培。

选购保存

以种子颗粒呈扁平长卵形、颗粒大、外形饱满、外皮灰褐色、炒后颜色变深有光泽者为佳。宜密封保存,放置在通风干燥处。

养心养体养德

关注我们

  • 独尊健康小程序
  • 独尊健康公众号
  • 独尊健康APP
  • 深圳市独尊健康有限公司
    粤ICP备14036141号 Copyright ©2013-2024 Power by DuZun Health Co., Ltd.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- 【(粤)—非经营性—2022—0158】
    慧诊
    入口
    我的
    主页
    在线
    反馈
    网站
    首页
    在线反馈

    反馈内容

   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本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。

    联系方式(选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