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收藏夹
创建文件夹

栀子[ zhizi ]

别名:黄栀子、山栀、栀子仁、山枝子、大红栀、黄鸡子、越桃、木丹、支子、枝子、山栀子
性味:味苦,性寒。
归经:归心、肝、肺、胃、三焦经。
适用体质:湿热体质
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
功效与作用

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用于热病心烦,湿热黄疸,淋证涩痛,血热吐衄,目赤肿痛,火毒疮疡;外治扭挫伤痛。

用法用量:6~10g。外用生品适量,研末调敷。
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  

 

解毒、止痛、祛瘀、利湿、利胆、降压、镇静、消炎、止血、消肿、清热凉血、泻火除烦。

1.清热解毒(火毒疮疡) 用治多种热毒病症,如疮疡肿痛,常与黄连、黄芩等同用,如黄连解毒汤。

2.泻火除烦(热病心烦) 用治热病烦热、躁扰不宁、睡眠不宁等症,配以淡豆豉,如栀子豉汤;症重者,若高热烦躁,神昏谵语,可与黄连、黄芩等药配伍共用,如清瘟败毒饮;若肝郁火热之口苦目赤等,配以黄芩、龙胆草等,如龙胆泻肝汤。

3.凉血止血(血热出血) 用治血热妄行之呕血、衄血、咯血及尿血等,配以侧柏叶、茜草等,如十灰散。

4.清利湿热(湿热黄疸、淋证)用治肝胆湿热郁结不解所致的黄疽,配以茵陈、大黄同用,如茵陈蒿汤;若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短赤涩痛、淋漓不尽等,配以车前子、瞿麦等,如八正散。

 

栀子图片

炒栀子图片

主治

主治热病高烧、心烦不眠、目赤、黄疸、实火牙疼、口舌生疮、尿血、眼结膜炎、热毒疮疡等症;也可以外用于扭伤肿痛。

用于热病心烦、火毒炽盛、髙热神昏、口疮口臭、湿热黄疸、小便短赤、热淋、血淋、血热出血、痈肿疮毒、跌打损伤等。急性传染性肝炎、烧伤感染及多种火热证、扭挫伤痛、冠心病等常配伍用之。

成分及药理研究

含异栀子苷、去羟栀子苷、栀子酮苷、山栀子苷、京尼平苷酸及黄酮类栀子素、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、熊果酸等。现代药理研究,对结扎总胆管动物的GO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,还有利胆作用,使胆汁分泌量增加,有利胰及降胰酶作用、降压作用、镇静作用、抑菌作用。

1.栀子对消化系统的影响。(1)保肝作用。(2)利胆作用。(3)对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有影响。 2.栀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。
3.栀子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。有降低血压、降低心肌收缩力、减慢心率、扩张血管的作用。 4.栀子有抗炎作用,并对软组织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。 5.栀子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。 6.栀子有凝血作用。其炒焦品、烘品水煎液可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。 7.栀子有致泻作用。

禁忌

脾虚便溏者忌服。吐血者忌服。

 

①超量使用可致头昏、心悸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小便量多,全身乏力、出冷汗、头晕目眩不能站立,继则昏迷。

②脾胃虚寒或便溏食少者忌用。病邪在表及虚火上升所致的咽痛、头痛者忌用。孕妇慎用。

食用方法

日常用量:4~9g,水煎服即可。也可以入丸、散。外用,研末调敷。

1、代茶饮

栀子泡水饮用,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,还能预防上火。

2、煮粥

栀子3g,大米30g,砂糖适量。栀子洗净,研为细末;大米洗净,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煮粥。用煎栀子水煮粥或将栀子研末与粥同煮,有很好的清肝泻热之功效。

3、煮汤

栀子100g,猪瘦肉80g,榨菜丝20g,葱花、姜丝各适量。将猪瘦肉切丝。锅中加水,烧开后投入栀子、猪瘦肉、榨菜丝,煮至猪瘦肉漂起,撇去浮沫,加葱花、姜丝调味即可。

药用部位

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,焦栀子为其炮制加工品。

 
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
常绿灌木,高达2米。茎多分枝。叶对生或三叶轮生,披针形,草质,光亮。夏季开花,花单生于叶腋或枝端,花冠开放后呈高脚碟状,白色,肉质,芳香。蒴果椭圆形,黄色或橘红色,顶端有绿色的宿存花萼。秋、冬采果及根,晒干。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。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。

选购保存

以皮薄,饱满、色红黄者为佳。

置于通风干燥处,防潮,放霉蛀。

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中。

适用体质
湿热体质

养心养体养德

关注我们

  • 独尊健康小程序
  • 独尊健康公众号
  • 独尊健康APP
  • 深圳市独尊健康有限公司
    粤ICP备14036141号 Copyright ©2013-2024 Power by DuZun Health Co., Ltd.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- 【(粤)—非经营性—2022—0158】
    慧诊
    入口
    我的
    主页
    在线
    反馈
    网站
    首页
    在线反馈

    反馈内容

   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本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。

    联系方式(选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