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收藏夹
创建文件夹

小儿厌食原因辩证

小儿厌食是指小儿(主要是3〜6岁)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的症状。它是一种症状,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。主要症状有呕吐、食欲缺乏、腹泻、便秘、腹胀、腹痛和便血等,是因不合理的饮食制度、不佳的进食环境引起的。中医认为此病主要是因脾胃失调所致,在相关穴位施灸可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,从而改善症状。
专家叮嘱
当孩子出现厌食时应去医院检查,排除可能引起厌食的慢性疾病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,改变饮食结构,保证饮食卫生。让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,节制零食和甜食,少喝饮料。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进食,并保持心情舒畅。多进行户外活动,以助于消化吸收。不要盲目用药,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喂药。
小小饮食方
小儿消食粥: 原料:山楂片10克,高粱米50克。 做法: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于铁锅,文火炒焦,取出碾压成粗粉,置于沙锅,加水煮成粥。不满1岁,每次取10克消食粥,每日3次;2〜3岁,每次取20克,每日3次;4〜5岁,每次取30〜40克,每日3次食用。调味可加适量的奶粉和白糖。主治小儿 厌食、小儿消化不良。
疗法

方法一:艾条温和灸

取足三里、梁门、四缝、中脘、身柱、下脘、商丘等穴位,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。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,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,对准要灸的穴位,火头距离皮肤3〜5厘米高度。每穴灸15分钟,每日1次,10次为一个疗程。施灸过程中,施灸者要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两侧感受温度,以免灼伤患儿皮肤。此灸法适用的症状有脾胃失调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、手足心热、睡眠不安、腹胀或腹泻等。

方法二:艾条隔姜炙

1、取足三里、梁门、四缝、中脘、身柱、脾俞、百会等穴位,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 顺序施灸。先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.3厘米的薄片,用针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,然后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,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。

2、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,点燃施灸。灸治过程中,施灸者要将姜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,反复操作,以避免患儿感觉疼痛。每穴灸3〜5壮,每日1次,6次为一个疗程。此灸法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久病元气耗伤,致使脾胃消化无力,主要症状为食欲缺乏、面黄肌瘦、精神倦怠、乏力或大便稀溏等。

养心养体养德

关注我们

  • 独尊健康小程序
  • 独尊健康公众号
  • 独尊健康APP
  • 深圳市独尊健康有限公司
    粤ICP备14036141号 Copyright ©2013-2024 Power by DuZun Health Co., Ltd.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- 【(粤)—非经营性—2022—0158】
    慧诊
    入口
    我的
    主页
    在线
    反馈
    网站
    首页
    在线反馈

    反馈内容

   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本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。

    联系方式(选填)